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热点 > > 列表
打造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 以实现“四个零距离”培养卓越工程师
2023-08-27 07:16:32   来源:金台资讯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相关资料图)

一流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人才与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在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地处江苏,有责任为江苏加快科技现代化和制造强省建设作出贡献。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瞄准创新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服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优势,借助江苏完备的产业发展体系,2020年10月与南京市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创新港聚焦增减材一体化制造、功能部件、大型工业软件、新材料等领域,吸引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集聚,致力于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实施“一港三区”规划建设,将科技创新区打造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源”,将装备研发区打造成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孵化器”,将制造产能区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倍增器”。

2023年,创新港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近年来,我校依托创新港高质量建设成效,深化产教融合,聚焦需求牵引、项目驱动、协同育人,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探索形成了系列特色举措,以实现“四个零距离”培养卓越工程师,助力行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打破物理边界,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

高校和企业在物理空间上实现融合,更加有利于集聚创新优势、增强创新动能,打通育人和用人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港集成整合我校科研大团队和科技创新资源,采取“边建、边改、边用”的原则,推动近6万㎡载体启动改造施工,其中,“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技术中心”在港建成中试示范线,“高端机床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已完成改造施工并实现入驻运行;引进汇聚行业创新资源,持续深化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内蒙古一机集团在港设立“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心”,西北工业、和平重工、北方华安、河北燕兴等多家国家重点企业南京研发中心在港注册正式运行。

通过将企业集聚到原始创新最前端,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协同研究,共搭育人桥梁、共享创新资源,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确保我校精准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比如,我校联合企业打造的“卓越工程师班”,设立专项奖学金,学生65%的科研训练项目来自企业实际需求;我校教师通过将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优势,形成了一批与工程应用紧密耦合的课程资源,其中自制高水平开放型教学仪器72套,打造国省级一流课程59门和省部级规划教材70部。

二、打破身份边界,实现教师与员工“零距离”

高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加强角色轮转,共同研究、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更加有利于双方高层次技术人才资源共享。

通过创新港,我校教师深度参与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构建、生产、操作、应用等全流程,企业员工全过程、全维度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凭借实操经验与校内教师共同为学生讲授创新实践课程。比如,我校材料学院教授、青年人才彭勇担任企业专家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方车辆总工艺师、兵器集团首席科学家李宏伟担任我校专业课程教授;王克鸿教授团队与企业已联合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18名、本科生35名,研发的9项工艺和成果在企业获得成功应用。

在人才互融互促的良好氛围下,我校柔性引用具有行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同时将重大工程、企业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聘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前往企业学习交流,将先进工艺和前沿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工程教育水平。自2017年实施分类评价以来,我校通过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系列晋升正高10人、副高16人,成功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三、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学生与平台“零距离”

以面向科技前沿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构建一流研究平台,已成为高校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支撑,更加有利于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因此,我校始终坚持“科研育人”理念,让学生尽早融入科研团队,依托平台开展学习和研究,在多学科间的渗透与互融下,构建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

在创新港建设过程中,我校注重与企业加强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畅通相互支撑的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已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江苏省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创新平台,打破学科界限,培养站在高处、谋在远处的核心人才;江南工业、国电南瑞和中电熊猫等企业利用高精尖仪器设备,打造“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等一批实践平台,开展项目式、研讨式、创新式育人,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提出企业创新面临的技术瓶颈,鼓励学生参与产品研发、解决真实问题。

比如,在国家级双创学院等6项重大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下,我校学生团队打造的“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成像的开拓者”项目,在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总冠军;由中国电科第二十九研究所出题、我校学生团队揭榜的“超宽带曲面阵列研究”项目,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并在2022年的擂台赛中荣获擂主(全国第一)。

四、打破课堂边界,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

开展现场实境教学,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类高水平科创赛事,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方法,深刻感悟大学文化,更加有利于打通拔尖工程人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环节,推动人才培养进一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契合企业和市场需求。

依托创新港,我校围绕智能制造、微光探测、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利用各类实践平台和研发设备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提升学生面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知能力。企业以真实案例为牵引,以生产研发一线为课堂,在创新港内开展知识应用讲解与实践操作,通过实景式、实感式教学,贯通“实践—创新—生产”全流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2023年,我校承办了第22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81所知名院校、150余支队伍、近3000名队员参赛,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认知、工程技术、精准执行、协同攻关、团队管理等全维度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2022年在国防和工信系统就业人数占比达71.23%。

面向未来,工程技术将持续高速发展,知识快速迭代、人才快速流动、模式快速重组,对个体深度信息感知、精准执行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面临着巨大挑战,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必须快速响应、加速重构。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聚焦国家对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向国防现代化和经济主战场,始终坚持“工程精英、社会中坚”人才培养目标,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特色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加速推进“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建设,探索和构建具有示范性的卓越工程师学院,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动态、复杂、不确定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加快科技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布局高端的智能制造中心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

标签:

上一篇: 大江东|走过五年的上海金融法院,其实与你我很近
下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