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一瓶水、一件棉衣,短暂的停留,这里被称为流浪人员临时的“家”。6月19日是第11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开放日”,哪些人可以去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这里可以提供哪些服务?上游新闻记者昨(18)日走进重庆市救助管理站,一探究竟。
(资料图)
在救助大厅内,整齐摆放着“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包,包里有矿泉水、驱蚊水、小面包、衣物和药品。重庆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救助管理站把“爱心包”送进街头巷尾,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和生存困境。
宽敞明亮的儿救中心里,少年童童(化名)正在安静地看着电视。“孩子是派出所送来的,希望能尽快找到他的家人。”该负责人说。
救助站内有什么?
有求助接待大厅、流浪儿童救助大楼及体育馆等;设置了社会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功能房间;配备了无障碍设施、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公共区域安装全覆盖安监系统等。
哪些人可以到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
该负责人介绍,救助管理机构的服务对象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包括走失、务工不着、家庭暴力受害者等临时遇困人员。
针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救助管理站提供五大方面救助服务,包括基本生活服务,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餐食以及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宿;个性化关爱型服务,视情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康复训练等;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的,开展寻亲服务;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对自行离站没有交通费的,提供乘车凭证和必要的饮食。
救助管理站全天24小时提供救助服务,对年满16周岁、无精神障碍或智力残疾迹象的受助人员,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数据显示,去年至今,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乞讨或临时遇困人员近4500人次。其中,累计为全国70多家救助机构协查,服务对象100余人。并且创新救助机制,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截至今年5月,3.38万余人易流浪走失人员纳入信息库管理。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