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滚动 > > 列表
科幻电影总充斥着灾难和末世情结?不!终极方向仍是“科技向善”-全球热议
2023-06-17 15:54:32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记者杨扬)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2023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9日—18日举行,期间首设“科幻电影周”。

科幻电影近些年为何异军突起?脱离好莱坞架构,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科幻电影吗?如何让科幻电影引领“科学、科幻向善”?科幻电影未来发展需要哪些人才和技术的支撑?


(相关资料图)

科幻电影《749局》宣传海报 图源: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

科幻电影怎么突然火起来了?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副主任王红卫解释,我国科幻电影近些年来异军突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观众潜意识的改变、我国国力的增强以及我国电影技术的进步。

观众潜意识的改变,能让更多观众相信中国人的面孔出现在科幻电影并不违和。王红卫表示,观众潜意识的问题并非电影制作团队能够解决。10年前,在宁浩导演开发《乡村教师》这部作品时遇到一个问题:中国观众是否能相信中国人的面孔出现在一部科幻电影中,中国人的面孔出现在科幻电影中是否违和。事实证明,从《疯狂的外星人》到《流浪地球》的播出,随着科幻电影受众群体的愈发庞大,越来越多观众乐意相信中国人出现在科幻电影中。

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愈发成熟的载人航天技术提高了观众对我国科幻电影的接受度和期盼度。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和航空领域的建设者们所取得的成就,带动了国人对科幻的热情,而这些热情必然会被传导到科幻电影的创作和市场中来。

电影技术进步,毋庸置疑,在某种时候也能带动艺术创作的发展。王红卫认为,当电影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需要一个载体将已有的技术尽其所能发扬出来,以及刺激新的技术、新的高标准的诞生,包括美术、摄影、声音、特效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会反向带动科幻电影的兴起。

科幻电影《群星闪耀时》宣传海报 图源: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

走入“无门槛”的中国科幻电影

以《流浪地球2》为例子,《流浪地球2》的三条故事线以编年史的方式叙述,它并没有传统影片的“三幕式”结构,而这种叙事方式与国外的硬科幻、大制作相比,《流浪地球2》是小众的,是非好莱坞的,也是非传统类型的。

至于非传统类型影片的《流浪地球2》是否被广泛接受,王红卫表示,“即使现在的检验样本还不够,但《流浪地球2》在北美、欧洲一些国家放映时,并没有观众不认可故事情节或者认为影片内某种奇观特效做得不到位的情况,总体上都是受欢迎的。”也就是说,其他国家的观众在观看我国制作的科幻电影时,并不存在门槛,他们像看其他电影一样,能理解我国科幻电影的叙事,甚至会为此感动。

由于目前观众对影片接受度的数据不够,国外观众是否能像接受好莱坞电影一样,接受我国的科幻电影,这个问题还有待更长时间、更多其他电影的验证。

科幻电影《莫莉的冒险》宣传海报 图源: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

科幻电影永远处于世界末日?!

也许人们会有一种感觉——科幻电影都以人类生存出现重大危机开始,王红卫解释:这并非错觉,末世题材的科幻电影能够警醒人类和刺激观众感官。

一方面,科幻电影有警醒人类“科学、科幻向善”的作用。人类作为地球食物链的顶端,所谓地球万物之灵,这让人类产生“人类是万能的”错觉。现代科技出现,科幻也随之诞生,科幻能在文学、绘画、科普、电影等方面向人们传递科技方面的信息,因此科幻这一品类的作品便担负起这个使命:向人类传播生存危机感。

科幻电影《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宣传海报 图源: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

另一方面,末世灾难题材的电影与电影的特性相关。王红卫坦言,“电影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境,观众就会特别感兴趣、好奇。”当电影情节涉及人类物种级别危机时,观众一旦投入到电影情境中,他们便会产生危机感、求生欲,这种危机感、求生欲越强烈,观众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就会越多。可以说,末世题材的科幻电影是调动观众的“法宝”。其实,科幻电影不只是以灾难开启,以末世为线索。如《独行月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则将喜剧元素融入科幻电影中,探索了喜剧+科幻的创作边界。王红卫认为,科幻电影基于创作者的幻想,科幻电影的创作应该打开想象力的边界。

谈到我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王红卫强调,AI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是关键:AI技术有望将影片制作中产生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化为技术密集型工作,让影片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渲染出更高质量的画面;而既懂科技又懂电影规律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强大动力。

标签:

上一篇: 正实数的符号_正实数包括什么_环球速读
下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