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
实现合龙
进一步强化了
广州南沙与深圳、中山互联互通
深中通道整体预计将
于11月底全线贯通
2024年建成通车
届时,珠江东西两岸的深圳、中山
以及中间连接起来的广州南沙
都能够在30分钟内到达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顺利合龙
实现多个世界首创
▼
2023年5月,作为南沙接入深中通道,与深圳、中山在海上“牵手”的深中通道万顷沙连接线,其关键控制性工程万顷沙跨海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广州南沙与深圳、中山互联互通,进一步发挥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
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广州、中山三地,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图为最后一个管节和最终接头正进行沉放对接
什么是“桥、岛、隧、水下互通”?
▼
据介绍,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采用西桥东隧的方案,跨越伶仃洋三条主要航道。也就是靠近中山的西段以桥梁为主,这段全长17.2公里的桥梁部分,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山大桥,西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东非通航孔桥。
其中的中山大桥和伶仃洋大桥各跨越一条珠江主要航道,并且通过万顷沙互通桥与广州南沙相连。其中海底隧道长6845米,沉管段长5035米,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图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正进行水下对接
作为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线关键控制性节点,最终接头长5.1米,宽46米,高9.75米,重约1600吨,套置于E23管节扩大段内。此前,已由东、西两侧依次沉放安装31个管节,6月10日已完成最后一节沉管E23的沉放安装,从一侧推出与E24管节进行对接。
图为最后一个管节和最终接头正在浮运
深中通道建造难度有多大?
▼
据了解,最终接头安装在水下约20米的深处,这里的水压是非常大的,如何解决万吨水压下推出?施工时它又是怎么防止水进入沉管内部的呢?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采用了“水力+千斤顶”耦合推出系统,即在推出段与E23管节结合腔采用管系与外海连通,确保推出段内外水压差平衡,然后采用千斤顶克服摩擦力以及其他阻力将推出段推出,这部分的重点就是推出距离和结合腔管系注水要配合好,否则推出段迎面水阻力过大,千斤顶无法将推出段顺利推出。项目通过陆域及水下重载试验得出了合适的推出速度等参数,解决了这一难题。
自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
深中通道建设期间刷新多项纪录
目前,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实现合龙
将开展最终接头后焊段施工等
正向2024年项目建成通车奋力冲刺
图为深中通道全线航拍
为大国工程点赞
期待深中通道早日开通
编辑丨高凯欣
责编丨禤志杰
校对丨黄嘉露
原标题:《“海底长城”合龙!广州南沙、深圳、中山将30分钟内通达!》
标签: